郑在城长 | 向下扎根 心向阳光 郑在城长

2024-05-30 17:14:20

WBB0120240530C.jpg

□本报编辑部

时光铺陈流泄,薪火一脉相传。今天,与共和国同龄的《郑州晚报》迎来创刊75周年、改版22周年。

山河之间,平原之上,城市拔节生长。

城区外的乡村田园,风吹麦浪,翻滚着丰收的希望;

城区内的楼宇街巷,热辣滚烫,蕴含着实体经济的强劲脉动,张扬着潮流风尚的活色生香,更承载着你我努力打拼的平凡与不平凡、寻常与不寻常。

无论怎样,这张曾经书写过无限荣光的报纸,和由这张报纸迭代衍生的新媒体矩阵,和1300多万人中的你、我、他,都在努力向下扎根、心向阳光,都在与这座城市、这片热土双向奔赴,一同成长。

(一)

根植土壤中,枝繁叶更茂。一座城市,一张报纸和新媒体矩阵,都必须找到自己扎根的土壤,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荣光。

“郑州邻居节”,这个郑州人熟悉的节日,就是属于郑州人自己的荣光。而今,我们重拾这份荣光,重拾这个金字招牌,与左邻右舍一起装扮起自己的PARTY,网格贴心、服务暖心、邻里同心,大家一起舞动家门口的幸福节拍。

640.png

三餐烟火暖,四季皆安然。

历史是宏大的,生活却是鲜活的,新闻更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。在这份报纸和新媒体矩阵的报道里,我们看到人生海海、经济繁华,看到书香氤氲、古今佳话,也看到人间烟火、不屈不挠……

无论是新闻采编,还是报纸发行和新媒体推广,更包括系列创意活动,我们都努力走进社区、走进基层、走近你身边,努力探索主题化、专题化、专刊化的报道方式。这是我们恪守新闻理想、深耕本地、扎根社区的执着与努力,我们愿以一个崭新的姿态,与你更亲近、更贴近,与一线更靠近、更接近。

640 (1).png

(二)

经年流转,透过指尖的温度,我们都在期许岁月静好。其实我们也知道,生活中不仅有风物盏盏、海棠朵朵,更有人情杂杂、俗事扰扰。一路走来才发现,生活于我们,阳光和温暖一直是隐秘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牵绊和挂念。

我们在时代的脚步中看见普通人的力量。我们曾持续发掘和报道推出9位“感动中国”人物,近年来又以新闻的名义向倒在出警途中的54岁民警李国庆致敬,对话318次撸起衣袖无偿献血的“热血英雄”李伟杰,点赞坚守诚信替夫还债的许爱玲……

心向阳光,追光而行;温情温暖,向上向善。

640 (2).png

(三)

你对这座城、这片土地的爱有多深?

在这个平常又不同寻常的一天,回首过往或展望明天,我们都无比确信这份感情的纯粹。

75载,22年,郑州拥有的“城市印记”越来越多,“城市名片”越来越响。触摸饱经沧桑的商都城墙、郑韩故城,徜徉写满故事的书院街、幸福里,漫步波光粼粼的金水河和雄浑宽阔的母亲河,攀登巍巍嵩山、具茨山、伏羲山,都是我们挚爱这座城市、这片热土的不同表白。

率先建成首个“米”字形高铁网,全国第十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,常住人口达到1300.8万人……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不断生长的城市理想:以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支撑作用持续增强;郑州微短剧行业跑赢横店排名全国第二,新业态聚链成群;人才公寓投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……

我们沿着“一带一路”的通衢,深入报道郑州空、陆、网、海“四路协同”的新实践;我们穿越千里,用笔触和镜头开启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寻访之旅”,将新时代黄河故事最真切的瞬间留存;我们弘扬企业家精神,在“企业家日”聚焦标杆、提振信心,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汲取榜样力量。

22年,我们把青春深深埋进泥土,向着阳光、迎着雨露,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。于寻常巷陌和斑斓岁月间,遇见这样的城市和生活,同时也成为这样的城市和生活的一部分。

22年,郑州晚报和她的新媒体矩阵,就写满了这样的城,这样的人,这样的生活和故事。

未来路远,山高水长。这样的城,这样的人,这样的生活和故事仍将用情赓续、用心讲述,这张陪你见证“城长”的报纸和新媒体矩阵仍将一直在你身边,因为这里有你,有城,有我们不忍且不愿割舍的爱!

640 (3).png

敬请关注《郑州晚报》创刊75周年、改版22周年特刊——

《郑在城长》

 

">

 

">

 

 

8.png 

 

9.png

 

">

 10.png

郑州晚报改版22周年——我的成长故事

郑在城长 | 文化郑之中国剧协副主席、河南省文联副主席、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:做平常人,演不平常戏

郑在城长 | 文化郑之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兴:文化铸魂动漫 文创领衔在前

郑在城长 | 文化郑之网络作家麦苏:推动网络文学题材丰富性和风格多元化

郑在城长 | 文化郑之考古工地探文明 厚重文物说历史

 

郑在城长 | 文化郑之少林文化,撒向世界的独特吸引 ——“天下功夫出少林”挚热下的“武侠郑”

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农学博士李向东:做农业,是我一生不舍的情怀

郑在城长 | 科技郑之思念食品工艺自动化总监王卫刚:抢占风口,把美食“自动”端上你餐桌

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宇通客车海外客户服务经理王向阳:从“拓荒者”到“国际大单”的拥有者

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森鹏电子董事长董社森: “三人团”起步,“小巨人”引领商用车数字化

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联睿电子董事长李冀: 回郑创业 攻克室内定位核心技术

郑在城长丨科技郑之第三维度副总经理兼CTO丁松阳:AI赋能,一键让建筑设计更“智慧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中欧班列(郑州)调车司机芦长青:全力接好中欧班列(郑州)“第一棒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中原动力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:始于中原驱动世界,机器人越来越“聪明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外籍汽车外饰造型设计师苏珊·苏曼斯:生活中有小确幸 “我喜欢郑州这座城市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中法教育交流协会秘书长任树磊:搭建河南文化走向欧洲的“彩虹桥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郑州航空港区首席顾问约翰·卡萨达:“航空港区的建设,放眼全球也很了不起”

郑在城长 | 国际郑之匈牙利出口促进局河南代表处主任张亚:促成多项国际合作 为“国际郑”上分

郑在城长 | 年轻郑之澄泥砚家的姑娘张慧: 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绽放青春

郑在城长 | 年轻郑之郑州大学物理学院“灵眸”团队:强国有我 青年学子逐梦科创浪潮

郑在城长 | 年轻郑之中原传统编发技艺非遗传承人吕春燕: “指尖上的舞蹈”编织多彩创富梦

郑在城长 | 年轻郑之二七区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书记郭文雅: 用脚步丈量社区 做居民的“贴心人”

郑在城长 | 年轻郑之河南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张季冬 返乡为“艾”铺富路 小艾托起大梦想